close

七支坐法

打坐的姿勢,在佛教來講是指毘盧遮那佛七支坐法,「支」者可以講做支撐點,也可以講做重點。支撐點是什麼?是支撐重量的中心,就像蹺蹺板一樣,中間有一個支點支撐兩邊重量,那兩邊蹺來蹺去就很容易。這七個重要的架構、部位搞對的話,打坐起來就會非常順利,所以也可以講七個重點,這七個重點對你打坐都影響很大。示意圖如下:

 

第一支:足支——雙足跏趺(雙盤足)

將雙腿分別盤在另一條腿上。把右足放在左足上面,叫做“金剛坐”(也有人稱降魔坐);把左足放在右足上面,叫做“如意坐”(也有人稱吉祥坐)。如果不能雙盤,也可用單盤、散盤等其他坐姿。雙跏趺坐重心穩定,有利於身的放鬆和長時間靜坐,而且雙足交盤使血液流動大大減緩,減緩生理活動,又增加體腔的靜壓力,有利於最大限度降低新陳代謝速度,便於入靜。有師傳承的,請依照自己上師的傳承為準。

 

坐姿說明:這裡的要點是「坐」,雖然站起身來精神會好些,但容易散亂,或者躺臥下來比較容易靜下來,但是卻容易昏沉。因此坐下來,是為了平衡「明晰」與「平靜」兩個部分。

金剛坐:右腳在上的姿勢會逼著你產生金剛怒目的威力,故稱金剛坐。其實是跟右腎有關係。我們身體有兩個腎臟──左腎臟、右命門,人只用一個腎臟也可以活命,用金剛坐會刺激到右腎,腎臟腺素分泌會比較旺盛,此跟情緒及身體生化控制很有關係,人的意志力會比較堅強,所以叫做金剛坐。以上兩種不同的坐法,若你用的姿勢不一樣,當然功用就不一樣,老參們注意聽,新同學沒關係,只要學一樣就好了。

左腳放在上面盤起來時,初學者盡量放靠近大腿近鼠蹊部位,且腳踝正面解溪穴處不能懸空,為什麼?因為解溪穴懸空久的話會疼痛,初學的話無氣感,當然這裡會痛,痛得好像腳彎處要分家一樣,能熬過30、40分鐘就不會痛,所以要避免不痛,就不要讓它懸空,把腳板靠大腿裡面一點,這就是簡單的如意坐。

如果是老參的話就要把左腳板放出來外面一點,那味道就不一樣了,這就是雙盤,也就是標準的跏趺坐。左腳放好後,再把右腿盤起來,這雙腳能盤得很緊,力道就很強,逼得足叁陰脈會發動氣機,足叁陰脈都走內臟-脾、腎、肝這叁個脈。足叁陽脈是膀胱、胃、膽等叁,氣是由頭走入腳端的。

你也許會說:我已經是很痛了,怎麼能夠再擺往外擺出來一點呢?在坐的有很多是高級班的老同學,用那一個姿勢擺什麼樣子,都會有不同的感受,要去體會一下。簡單講:如意坐是左腳在上,把正定手印擺出來,如果那一天覺得這個姿勢不好,沒關係,換個腳,右腳在上就是金剛坐。金剛坐一盤,右腿在用力,間接的氣就被逼到右腎,右腎為什麼叫金剛?哦!原來金剛坐是會刺激右腎臟氣源。剛開始學的人,如果你這樣做的話,右腎會比較早通,這就是金剛坐的好處。

氣的起源有叁個部位:一是丹田,二是腎臟,叁是會陰穴(前陰跟後陰的中間點)。有的人氣要通會陰時,啪的一聲就通過去了,若通後從那一點起就會連結丹田、連結兩腎臟,也會走衝脈,甚至也會走中脈。

上面述說得道理要懂呀!為什麼要把它分成如意、金剛坐,它裡面都有不同的涵義,沒有正統體會的話,只會說右腳在上,左腳在上,但不知其真實義。

跏趺坐:一般都是如意坐再把外面的右腳抬上來,腳盡量往內擺,能夠緊密最好,盡量不要有空隙。有的師父要求很嚴格,兩腳膝蓋盤後的寬度不能夠超出你的肩膀寬度,出家師父都是這麼磨練學人的。當然我們也不必這麼要求,如果你這樣做不到,就換一個看看,金剛坐後再把左腳抬起來。這兩個腳一上一下不同的坐法,會影響左腎、右腎的氣感,自己去體會有無氣感的不同。

剛開始學的人腳很硬很痛,那是代表老化。所以要多用功,多磨練!先用單盤再改用雙盤,痛時用心法去觀你身體會覺痛的是誰,被你觀的會痛的又是誰,那你才知道我們有兩個心,兩個心是修行最起碼的境界。你本有八個心,現在只會兩個心沒關係,往後會加以體會的。

剛開始可以用單盤,左右腳輪換,去體會那個痛,看電視、聊天時都要學盤腿,從10、20、30分鐘一直加,到了兩個月後就慢慢可以雙盤了。

正確的坐姿

 

 

錯誤的坐姿

補充說明:

什麼樣才是盤腳坐好了呢?我們自己摸一摸,屁股後面兩個骨頭(男女都一樣),要把它翹出一點,擺好,就端正了。不要貪圖舒服,悠哉游哉,彎起來,那就不行啦!如果你有氣的話,跏趺坐下盤氣較旺,若用單盤氣會往上盤走。所以雙盤能夠慢慢熬30、60、100、120分鐘的話,以後基礎夠了,學什麼都比較快。如果有心修中級班的心中心法,每次要坐兩小時,下盤結跏趺坐,上盤結手印,如此下盤氣更旺。如果雙盤改單盤後,手印不變,上盤與手印的氣就會旺一點。打坐時腳的功夫、手的功夫不同,會影響到整個身體氣的分佈的。

 

單足跏趺坐(單盤):是指將一腳彎曲,放在另一腳大腿上即可,雙腳上下交迭。

 

散盤:雙腳向下交叉,置於大腿下方。

 

緬甸坐:雙腳平置於坐墊之上,不交叉,一腳在前,一腳在後,兩腳平行,如此能保持身體平衡。

 

跪坐:雙腿長跪,臀部坐在腳掌上,上身挺直,雙手置於膝上。跪坐適合用於餐後,可幫助消化。

 

第二支:手支——手持定印

手結定印於臍下,右手掌置於左手掌上(正定手印,或男性),或者左手掌置於右手掌上(定心手印,或女性),兩拇指輕輕接觸,自然放鬆置於腿上。(按:也有人認為不論男女都採用第一種。若有師傳的請依自己上師所教為準)

在一般的禪修之間,都是結三昧印為手印,「三」梵語就是正,「昧」是定,正定手印,要能入正定都是從手印結出來的,所以我們結的三昧印就是正定手印。佛殿裡面看正中間的釋迦牟尼佛就是結這個手印。

藏文的定稱為「釀夏」,意思是平等(平衡)而安住,因此定印也可以是將兩手平等的安放在兩膝蓋之上,而不是一高一低,這樣的手勢被稱為觸地印。容易散亂的人可以採用另一種手印:大拇指輕觸無名指根,並輕握成拳,分置於膝蓋上,手臂自然打直,保持兩肩平衡。

 

第三支:腰脊支——身直

身直也就是脊椎要直。為什麼身體要直呢?因為身體當中有脈,脈中有氣,氣的流動影響我們的心。脊椎的每一錐體如珠算珠子疊豎一般,身體順直,脈就直,脈直了氣就通順,氣通順了,心就自然容易安住。由於自然生理彎曲造成的習慣,坐時腰錐易呈後突,應注意糾正。

 

第四支:肩胛支——兩肩平衡與放開

兩肩不要內縮或沉肩躬背,應自然舒張,但不要挺胸。第3、4支的具體做法:坐好後以頭頂上領,整條脊椎上拔伸直,稍挺胸、肩張開,然後從上而下順勢放鬆,上半身便處於自然松直的狀態。這樣不緊張不懈怠地維持下去即可。這兩支做好了,則可以達到“松胸實腹”的效果,便於達到心靜氣沉。

 

第五支:頭頸支——微收下顎與自然呼吸

雖然脊椎要直,但是頸部自然有些向前彎,因此下顎自然會微收。自然呼吸意思是不緊不鬆,不疾不徐,自然呼吸就好。

頭中正:頭不俯仰,不歪斜,下頦微內收(不是低頭)。這即利於頸錐正直,又可輕微壓迫頸動脈,減緩生理活動,減低新陳代謝,便於入靜。

第六支:舌支——舌頂上顎

舌頭的前半部輕舔上齶(不是以舌尖用力抵上齶)。具體竅門是:把舌後部的空氣排盡,咽喉部放鬆,舌稍後縮即自然成,不必用力去“抵”。嘴唇輕閉,嘴部肌肉自然放鬆,上下牙不要相咬,稍留一縫隙。這樣做可幫助減少口水產生,總是吞口水有可能會產生妄念而影響心的平靜。

上顎在哪裡?不是上面牙齒的根根,上面牙齒根根靠裡面去一點。學過針灸的知道那裡有個穴道,可以針扎進去,這個上面蓋蓋里頭有個坑,舌頭常常這樣輕抵上顎。

第七支:目支——眼睛直視前方

「外道梵天向上看」,意思是有些宗教相信創造萬物的天神在天上,因此眼睛向上看而讓天神歡喜。「二乘行者向下看」,意思是聲聞與緣覺的修行者為了自利自修,為了不讓眼睛看到外在的誘惑而影響修持,因此眼觀下方。

雙眼微閉:雙眼半開,以能見體前三米左右的距離為宜。目光可注視於體前約一肘遠處之一靜物上。(此靜物應 較小 單色 形狀簡單。如念珠。)如易散亂可閉上只留一絲光線即可。如易昏沉則可睜大眼睛,平視前方。

 

看前上方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看前下方

 

按七支坐法做禪修,就能夠調整、保持內氣,讓生命充滿活力,並能產生內在的覺悟。

五氣合一時行者就能體驗到覺悟。

 

 

 

下座注意事項

下座前,最好做以下動作以保護身體:

1.身體前後左右輕動。

2.將雙手搓熱,搓揉臉部、按住眼睛,將熱氣傳到眼睛;然後再輕輕放鬆的按摩全身,頭、肩、手、胸、背、腰、腳,按摩至全身微微發熱,讓身體恢復正常狀態。

  

七支坐法注意事項:

(1)意識的放鬆很重要。凡在打坐的時候,必須使腦神經以及全身神經與肌肉放鬆,絕對不可有緊張狀態。最好是微帶笑容,因為人在笑時,神經自然會全部放鬆。可以想一下“以難得之身修難得之法多可貴”,“我在為度濟眾生而修無上法門”,帶著慈悲喜捨之心態,微笑從心中泛起並形諸於色。特別把眉心和下頦肌肉放鬆。

(2)飽脹或飢餓時,不宜打坐。吃過飯就打坐妨礙消化;肚子餓時打坐也分散心神。

(3)在室內靜坐時應保持空氣流通,但不可當風而坐,讓風直接吹到身上。室內光線適中,太暗容易昏沉,太強容易緊張。

(4)在室外打坐時要注意保暖,不要直接坐在濕地上。氣候涼時應注意兩膝、脖項和後腦的保暖。即使熱天打坐,也不宜使膝蓋裸露。

(5)肢體形態要求很嚴,但應注意放鬆,細心內調,找到一種身體既合要求又輕鬆舒適的狀態。

(6)不管雙跏趺、單跏趺或散坐,臀部應墊二、三寸的墊子,以自己覺得重心穩,無前傾後仰的感覺為原則。一開始做不到雙跏趺便做單跏趺,再不行便散坐。

(7)初學打坐不要勉強坐太久,以時間短、次數多為原則。

(8)打坐時不要攜帶電子通訊設備(如手機、小靈通、傳呼機等),或關掉電源,初學者不要在有磁場干擾或嘈雜聲響的地方打坐。

(9)七支的坐姿,因為雙足盤曲,兩手交叉,使四肢活動靜止,便可減輕心臟的負擔,所以靜止的時間愈久,對於恢復心臟功能的功效愈大。

 

採用下面幾個方法刻苦訓練,一般人均可在幾個月的時間內達到雙跏趺。

a.在看書、看電視、休息時盡可能盤腿而坐。

b.多練習跨鶴坐(臀壓在雙腳上而跪)。在跨鶴坐的基礎上做如下練習:保持臀壓住雙腳,上身向後倒平(一開始可用被子墊成斜面,逐漸放平),盡量維持時間。

c.雙腿併攏伸直,脊椎從頸椎、胸椎至腰椎逐節前彎,雙手摸地,再用手抓腳後跟腱,漸至頭面貼腿。如此反復多次。

d.作正弓箭步,放鬆下沉。腳不挪位,身轉180度換方向再放鬆下沉。反復交換下沉若干次,步子自然逐漸變大。至最大限度時,後一隻腳後跟拔起,腳尖著地,再盡力下沉,反复若干次,收勢。

e.雙腳尖分左右成一直線(重心不穩者,可稍留一角度,還不穩者,可扶樹等),開步過肩寬,雙膝盡力外擺,放鬆慢慢下沉,多次練習。待腿力增強,步子逐漸加大。

f.雙腳踝關節向外突出,用腳掌外沿著力。剛開始練習,應循序漸進並作好防護,以免韌帶拉傷。待踝關節部的力量增強,可練習走路。常作此練習,踝關節不易被扭傷。

作上述練習一段時間後,腿、跨、膝、踝的韌帶拉伸,彈性增強,跨膝踝關節活動範圍增大,雙跏趺自然便成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姜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